探究陜煤化集團逆勢增長的動力源泉
——記者團走進陜西煤化采風活動側記
自2012年下半年開始,煤炭行業遭遇了突如其來的“市場寒流”,煤價持續下跌,煤炭企業普遍出現虧損,煤炭市場的繁榮景象已如明日黃花。而然在如此嚴酷的市場環境中,陜煤化集團依然呈現了逆勢增長的良好態勢,去年全年和今年上半年銷售收入均實現增長,同時整體仍有較大盈利。正如集團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華煒在接受中央媒體記者采訪時所講,“經濟形勢好的時候,你好,我好,這不算本事;當經濟形勢不好的時候,你不好,而我卻依然好,這才算是有能耐。陜煤化集團能在煤炭行業虧損面持續擴大、普遍經營困難的情況下,實現逆勢增長,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和大力支持,得益于近年來不斷深化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改革的紅利釋放,得益于多元化經營的發展戰略。”
是什么樣的力量讓陜煤化集團能夠在“逆境”中力爭上游,在“寒冬”里一枝獨秀呢?――帶著煤炭行業和各界媒體對陜煤化的種種關注,7月中下旬,由陜煤化集團公司新聞中心邀請,新華社陜西分社、中國能源報、中國煤炭報、中國安全生產報、中國化工報、陜西日報、三秦都市報、華商報等8家媒體組成的記者團在陜煤化集團陜北片區進行了為期5天的采訪。臨行前,集團公司黨委副書記馬富元親切叮囑新聞中心的陪同人員,“一定要把陜煤化集團最精彩最閃亮的地方展示給媒體記者,全程服務好媒體記者,讓媒體記者高興而來,滿載收獲而歸”。
從黃陵煤矸石電廠到粉煤灰磚廠,從神南現代化煤礦到紅檸自營鐵路,從神木煤化工企業到重裝集團西北電纜公司……豐富的采訪項目,開放的采訪環境,緊湊的日程安排,零距離的現場參觀,使記者們感受到了陜煤化這個企業所蘊含的神奇能量。這逆勢中增長的力量,讓記者們感觸頗深。
黃陵礦業公司——推進環保和效益并重的循環經濟建設
記者團第一站來到被稱為陜煤化集團精細化管理樣板單位的黃陵礦業。黃陵礦業公司是以煤炭開采、洗選加工、煤化工、電力、物流、建材等六大板塊為架構的經濟產業格局,同時以煤為基礎的資源綜合利用產業板塊,實現了全部煤炭資源的“吃干榨盡”,全面實現了液體廢棄物的重復利用,實現了氣體廢棄物的無污染排放,實現了資源綜合利用、綠色開采。面對煤炭市場不景氣的不利形勢,黃陵礦業公司積極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推進循環經濟建設,持續提升企業發展后勁,積極應對煤炭市場寒冬。今年1-6月份,生產原煤722萬噸;生產焦炭70萬噸;發電量3.4億度;鐵路運量720萬噸;實現了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的目標;黃陵循環經濟資源綜合利用園區重點項目建設有序推進。《中國化工報》記者陳繼軍在了解到黃陵礦業循環經濟產業布局后,稱贊到:黃陵礦業打造了一條煤-焦-電-化-建材一體化的完整產業鏈,真正實現了煤炭綠色開采和煤化工的低碳發展,堪稱煤礦企業綠色發展的典范。
走進黃陵礦業二號煤礦
走進黃陵礦業煤矸石電廠
走進黃陵礦業污水處理廠
記者團一行參觀了黃陵礦業的煤矸石發電公司、粉煤灰磚廠、二號煤礦和煤化工公司。在煤矸石發電公司廢水處理中心,看到處理后的廢水達到了飲用水的標準,《中國能源報》記者胡珺說:“黃陵礦業的做法不僅僅考慮經濟利益,更考慮著社會效益和環保效益,確實是一個負責任的企業”。在鑫橋公司粉煤灰磚廠,該公司經理宗有盛向記者們介紹了粉煤灰磚的生產工藝和本單位降低庫存的一些做法,《三秦都市報》記者馬軍偉感慨:“黃陵礦業不但能做大做強,還能在廢棄物上做文章,變廢為寶,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更難能可貴的是還能節儉過日子,實在了不起。”
采訪中,黃陵礦業公司總經理師永貴介紹說:“我們不但在全體干部職工中樹立了過緊日子的五種思想,儲備起渡過難關必備的精神食糧,更在行動上采取了一系列應對措施,苦練冬泳本領,面對持續低迷的煤炭市場,我們有信心把黃陵礦區建設的更加美好。”
神南礦業公司——打造現代化、專業化的煤炭生產運輸體系
神南礦業公司,是陜煤化集團在陜北能源基地規劃建設的特大型煤炭生產企業。公司擁有紅柳林、張家峁礦業公司等5個煤炭生產企業,年生產能力4400萬噸,一條單線雙向年6000萬噸運輸能力的紅檸鐵路專業線和一家為礦區提供掘進、搬家、維修等專業化生產保障服務的產業發展公司。公司以建設“世界領先、中國一流”現代化煤炭開采企業為目標,依托陜北能源基地資源優勢,從零起步、艱苦創業,順利實現了由基本建設向安全生產、再由安全生產向高產高效的全面轉型,礦區專業化生產保障服務體系和“路企直通”煤炭運輸體系日臻完善,企業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經濟效益連年增長。在煤炭市場遭遇持續“寒冬”的嚴峻形勢下,神南礦業公司采取多項有效措施,沉著應對市場危機,各項經濟指標實現逆勢增長。今年1-6月,公司,累計生產原煤2200萬噸,完成銷售收入71.48億元,實現利稅41.39億元。《新華社》陜西分社記者劉剛在聽了神南礦業公司基本情況介紹后,形象的將“神南模式”比喻為“大象跳舞”,他認為: “神南礦業以打造專業化生產鏈條為統領,有步驟、有重點地突破,逐漸激活這一鏈條上各個企業的活力,以“四輪驅動”模式帶動旗下產業步入良性循環,在接受市場洗禮的過程中完成一次次轉身。“四輪驅動”里,一靠與市場對接,不斷調整產品結構;二靠技術創新搶占行業標準;三靠建設專業生產服務及運輸體系,降低運營成本,以“小循環”帶動“大循環”;四靠戰略布局和精細化管理,向管理效益,以文化建設“萃取”精氣神,不斷凝聚上下一心的企業發展共識。”
走進神南紅柳林礦業公司
走進神南張家峁礦業公司
走進神南礦業紅檸鐵路公司
走進神南礦業產業公司
在這里,記者團一行參觀了紅柳林礦業公司、張家峁礦業公司,紅檸鐵路自營運輸專線以及神南產業發展公司。參觀中,紅柳林礦業公司富有創新的企業文化引起了《華商報》記者劉翀的興趣,她說:“紅柳林煤礦的‘心.xin文化’,既有安全文化又有人情文化。最精辟的是他們堅信‘思想的危害超過井下的危害’,從源頭防范,把復雜的安全管理簡單化。”在參觀了張家峁礦業公司后,陳繼軍記者說:“該公司在煤炭市場火爆時,就能居安思危,通過對煤炭產品精耕細做,實現了企業利潤最大化。尤其是今年3月建成的50萬噸/年全國最大的干法制粉、濕法調漿生產線,實現了末煤的高附加值清潔利用,助推企業由挖煤賣煤向經營高附加值精細產品、技術及服務轉變,為煤炭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樹立了榜樣。”《陜西日報》記者賀韜也表示:“張家岇礦業公司在盈利的情況下,居安思危,積極開發水煤漿和粉煤等傳統燃料的替代品,延伸了產業鏟,增加煤炭附加值。”
在座談中,神南礦業公司總經理劉建設談到:越是在市場出現困難的時候,神南公司就越是要發揚艱苦奮斗、勇于擔當的精髓,積極承擔使命,堅定不移地完成集團下達的各項目標任務,這既是神南“責任所系”,更是集團“發展所需”。我們堅信,在省委、省政府和集團公司的正確領導下,神南公司一定能夠在困境中找準方向,在逆境中搶抓機遇,以更加有力的工作措施和更加昂揚的精神狀態,助推陜煤化集團在逆勢中實現增長。
神木煤化工公司——致力于煤炭分質清潔高效轉化事業
記者團到達的第三站神木煤化工公司,是陜煤化集團“以煤化工為主導”發展戰略的先鋒隊和排頭兵。目前,該公司擁有天元化工、富油科技等7家企業,主要經營煤化工及新能源產業開發,煤化工技術研發、轉讓、服務等業務。公司目前已初步形成了“煤-蘭炭(粉焦)-煤焦油-燃料油”和“塊煤-蘭炭(粉焦)-煤氣(煤矸石)發電-熱力-電石”兩條循環經濟產業鏈。同時,公司計劃建設榆神清水工業園區3000萬噸大型煤炭分質清潔高效轉化示范項目,建成投產后將實現神南礦區大部分煤炭的就地轉化利用,并為陜煤化集團帶來數百億的銷售收入。今年上半年,面對煤化工市場低迷的被動局面,神木煤化工公司努力克服各種困難,安全生產平穩運行,產銷量穩中有升,實現銷售收入28.3億元。
走進神木煤化工天元公司
走進神木煤化工富油公司
在神木煤化工公司下屬企業參觀時,賀韜記者表示:“天元、富油等合作模式的創新成功地把國企民企的優勢結合起來,増強了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和競爭力。粉煤焦化技術研發成功,對推動占煤炭產量70%的粉煤的轉化利用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陳繼軍記者在天元化工公司座談時說:“天元公司勇攀煤分質利用技術制高點,繼建成50萬噸/年中低溫煤焦油工業化裝置,并實現長周期高負荷安全穩定運行,取得可觀經濟、環保與社會效益后,該公司又成功開發了煤焦油提酚新工藝,建成2.2萬噸/年全國最大的精酚生產裝置。并通過自身力量,成功開發了粉煤回轉爐熱解技術,建成1.5萬噸/年工業化中試裝置,為粉煤高效轉化探索嶄新路徑。”《中國安全生產報》記者校天奇說:“近幾年,陜煤化集團所屬化工企業經濟效益顯著,許多科技創新成果成為世界領先水平。神木天元化工公司今年上半年盈利1.3個億,成為新型煤化工產業的盈利大戶。”當聽到富油科技公司擁有兩項世界領先技術時,《中國能源報》記者胡珺不禁感嘆到“該公司的煤-焦-油產業鏈完整,工藝先進,技術成熟,節水節能,效益可觀,完全實現了煤炭的分質清潔高效轉,化為國內的‘煤炭就地高效轉化和資源綜合利用’找到了良方。”
座談會上,神木煤化工公司總經理王會民講到:“他們將堅持以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生態文明為主線,以煤炭分質利用和發展精細化工為方向,突出效率優先,推進科技創新,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發展能力和綜合實力,走出一條神木化工特色之路,努力成為陜煤化集團經濟增長新的驅動力。”
西北電纜公司——建設國內技術一流的高端礦用電纜制造企業
記者團一路北行,到了本次采訪的最后一站西安重裝旗下的西北電纜公司。為加速發展生產力,搶灘鄂爾多斯資源高地,進一步發展我國高端礦用電纜、新能源等特種電纜及裝備制造產業,今年3月,陜煤化集團西安重工裝備制造集團有限公司和河南林州重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資組建了鄂爾多斯市西北電纜公司,主要生產高端礦用電纜、礦山用避難硐室、救生艙等產品。公司匯聚了來自中原、陜西關中和祖國各地的優秀人才,他們以高端礦用電纜制造為目標,以高端裝備為保證,以精細化管理為手段,以高精尖技術為支撐,全面推動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確保項目盡快投產。西北電纜公司將實現當年組建、當年投產見效,預計今年將完成3000萬元的銷售收入,2014年實現銷售收入3億元,2015年實現銷售收入7億元。
走進西北電纜公司
在西北電纜公司的參觀過程中,記者馬軍偉夸贊道“西北電纜公司以飽滿的熱情在鄂爾多斯建設西部乃至全國最大的高端電纜生產基地,一旦投產達產并實現其中長期規劃,不僅能為陜煤化集團的多元互補發展增姿添彩,也將徹底改變中國高端電纜依賴進口的格局,為我國電纜產業做大做強做出新貢獻。”當得知西北電纜公司選址鄂爾多斯市江蘇工業園區,當地政府還配套劃撥給公司1億噸的煤炭資源開采權限。賀韜記者不禁感嘆道:“陜煤化集團以投資換資源,投資鄂爾多斯,創辦西北電纜廠,猶如高手博弈,可謂是神來之筆。既填補了集團高端礦用電纜的空白,又形成了新的增長點,更重要的是占有了省外煤炭資源。”
西北電纜公司總經理高世明在座談時說,公司關注行業前沿技術,以特種電纜為核心,以高端電纜市場為導向,在2020年將公司打造成國內一流、技術領先的高端環保電纜大型企業,努力成為陜煤化集團裝備制造板塊中的明星企業。
此次采訪結束之后,參加采訪的記者們對陜煤化集團又有了新的認識和了解,也找尋到了令其實現逆勢增長的神奇力量。那就是陜煤化集團科學合理的產業布局,不斷延伸的產業鏈條,以人為本的管理制度和世界領先的高新科技,更是上級組織的正確領導,企業自身的自信激情,所屬單位的抱團取暖,企業員工的齊心協力。《中國煤炭報》記者校天奇用“風景這邊獨好!”來形容陜煤化集團的逆勢增長,他說“ 在煤炭行業經濟下滑的情況下,集團上半年還盈利了 7.56個億 ,安全工作取得了歷史最好水平,銷售增加,其他經濟指標也取得了較好成績。這都是集團公司領導戰略思路正確,結構調整到位顯現出了強大的優勢。此次記者團的陜北、內蒙一路之行,看到了集團在煤炭、化工產業鏈、企業科技管理工作的創新、綠色經濟的發展 、高端人才智能的發揮和員工技能之高的貢獻。”賀韜記者則從另一個角度來評價集團,他說:“面對寒冬,各所屬企業過緊日子意識増強。在釆訪座談中,桌上既無果盤,也無鮮花,就是清茶一杯。最令人感動的是,在張家峁釆訪時,午飯就安排在職工食堂,既使記者對職工生活有親身體驗,又節省了時間。這次新聞媒體走進陜煤化釆訪活動時間雖短,感觸很多。點點滴滴猶如煤炭行業"寒流"中涌動的春潮,讓人們看到了陜煤化逆勢增長一枝獨秀絕非偶然;也看到了陜煤化充滿希望的明天。”